很快就要進入新學年,不少新初一的家長在期待的同時也感到一些不安。升入初中,孩子和家長將面臨哪些變化?小初銜接存在哪些誤區?在今天中高考改革背景下,孩子在心理、學習習慣和生活技能上要做哪些準備?......北京市育英中學初中數學教研組長,高級教師、北京市骨干教師、北京市紫禁杯優秀班主任、海淀區學科帶頭人張潔老師,為家有新初一學生的爸媽分享小初銜接的關鍵要點和注意事項。上課的時候,老師要同學拿出一份試卷,有的同學三秒鐘就拿出來,有的同學在亂糟糟的書包里一直翻.有的同學儲物柜井井有條,有的儲物柜打開往下掉東西......首先,孩子需要提高學習能力,增強自主意識。家長可以提早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、自我物品管理、自我時間規劃能力(自己去食堂刷臉取餐、獨立儲物柜、午休或放學后的社團活動的選擇、自由活動安排)。家長可以從開學前的準備工作開始就鍛煉孩子的自主意識和能力,比如各科學習用品的準備,分類整理試卷的袋子,記事本,準備好課程表,明確相應的教室等。其次,要有意識地了解新老師,認識新朋友,融入新集體。家長可以讓孩子事先準備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,不僅僅是姓名、原小學,還可以風趣幽默的介紹自己名字的由來;介紹自己的特長和愛好;介紹自己家庭成員的特殊職業背景對自己的影響,表達自己愿意在哪些方面為新集體貢獻一份力量...都不失為一次成功的,讓人印象深刻的自我介紹,有利于老師和同學了解你。孩子首先面臨的就是學習環境的變化,應該提前熟悉上下學的路線、確定交通工具、做好天氣變化的預案(不隨意耽誤課,事先記清請假制度,不完全依賴于與班主任通話)。其次留存好班主任老師的聯系方式以及請假信息的模板,特殊時期可能還會有需要手寫簽字的WORD板請假單,可以事先打印,為緊急情況出現時節省時間。第三要安排好早飯,一般學校都是不允許帶食品進班級的,上午有四節課,還有課間操等活動,不要讓孩子餓著肚子上課。第四要溝通好放學時間,中學放學不會統一整隊出校,家長根據學校公布的放學時間,了解學校進校時間,跟孩子事先約定好是否要去圖書館、籃球場等,與孩子商量好離校時間。最后要盡快熟悉校園環境,認識教室、老師辦公室、衛生間、醫務室,慢慢還要認識學生發展中心、圖書館等。學生遇到一些問題,可以自行前往相應的部分解決問題。不建議帶飲料,學校都會提供飲用水,帶杯子。穿齊校服、不戴飾物,運動鞋。
小學主要是語文數學兩大主科,初一就有語數英史地政生體 八門中考科目。第一次期中考試7門功課全要考,孩子要做好心理準備。初中階段,一節課的知識容量和思維含量比起小學是有明顯提升的,并且在三年中還在不斷加強。學生想要快速適應這種節奏,首先要提高課堂聽講的質量。小學的課堂上有很多特別可愛的畫面,比如孩子們爭先恐后的回答問題的畫面,但是到了初中這種現象會逐漸減少。我覺得沒有好,或者不好。有些思考是深沉的,有些思考是孤獨的。數學上對一個命題的判斷老師并不是單純想知道你的結果,而是對的要邏輯推理,錯的要舉出反例。語文上對一個人物的分析也并不是單純表達喜不喜歡,單純問一個特征,可能需要你分析故事的背景,可能需要你結合人物的經歷。孩子們的課堂聽講過程,不僅僅是聽懂老師的講解,還要能聽懂同伴的觀點,聽懂自己內心的聲音,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,是在新初一階段需要孩子們逐漸形成的一個重要能力。簡單總結一下,就是一定要緊跟老師的思路,并且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。小學老師會有完整的板書,監督同學們抄筆記,可能還會檢查筆記記得全不全,整潔不整潔。但中學更多不是抄筆記,而是記筆記,或者說是整理筆記。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可能不一定全記,老師沒寫的可能對你來說應該重點記。千萬不能因為追求筆記色彩豐富,排版別致而耽誤了自己的聽講和思考。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實,每一學科的居家作業量越來越精減了,老師對作業的設計會越來越精準,比如去年9月,在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教研中心的支持下,我們學?!盎趩卧虒W的作業優化設計研究”項目正式啟動。這就更要求同學們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好作業中的每個任務。同樣一道作業題,可能有幾個學生都不會做,但有的在圖上描描畫畫,有的刪刪改改,有的寫到一半,再聽輔導時,都會比空白一片的孩子收獲更大.另外家長能做得就是協助培養孩子及時改錯和復盤的能力。不依賴于老師的檢查,而讓它成為孩子的一種學習習慣,也是一種學習方法。以數學為例,家長不要一味要求孩子做的快,做得對。孩子可能會遇到很多思維上和理解上的障礙,要給他發現自身問題的機會和時間,我們的底線是要保證孩子有思考的過程,并留下思考的痕跡。
作為資深數學老師,您覺得初中三年的數學學習應如何安排和規劃?小學六年學習加減乘除運算,新初一會用一周左右時間完成有理數的運算教學,緊接著又要挑戰整式的運算.三年中,孩子們的數域也從非負數迅速擴充到了有理數,再到實數,由數及式,再去接觸整式、分式、二次根式。到了初二的幾何邏輯推理證明和函數相關問題更是新的挑戰。在新初一階段,學生首先要打好計算的基礎,如果學生小學的小數或分數的計算還沒過關,也可以從現在就重點加強一下。越到后面對孩子們的思維理解能力要求越高。我們鼓勵學生積極舉手回答問題,這樣有利于學生精力集中,也有利于老師了解學生的情況,給與學生及時的指導。但如果學生比較內向,特別抵觸當眾回答問題,甚至這種抵觸讓自身焦慮不安,那也不必強求,我們鼓勵學生在心里默默回答老師的問題,可以在草稿本上默默寫下自己的解答,然后對比其他同學的或者老師的講解,找到自己的問題。課上的積極交流,包含但不限于舉手回答問題,也可以趁老師巡視的時候悄悄把老師叫到身邊。課下的積極交流,包含但不限于去辦公室找老師答疑,也可以和同學討論,或找個伙伴一起找老師,給老師寫留言條等等。總之,盡量做到日日清,勇敢而負責任的把每個問題弄通透,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。對于數學這門學科來說,逼著孩子預習,逼著孩子刷題,都是不可取的,任何形式都無法代替孩子主觀能動性和內在思考的作用。我經常跟我的學生說,大考之前就不用再管數學了,因為你們已經在日積月累中做到成竹在胸了。
進入初中,還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是青春期,你認為家長如何面對孩子的青春期?家長要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離(而非物理距離),不要好心辦壞事,反而把孩子推遠。什么行為是在把孩子推遠呢?比如經常打斷他們的講話,否定他們的想法,否定他們的朋友。和青春期孩子交流我們應該掌握一個原則就是三步:換位思考,平等交流,有效幫助。在批評孩子前先換位想想他的處境和感受,告訴孩子你能與他共情。然后平等的交換意見,輸出觀點,最后是提供孩子切實可行的建議。如果您沒有想出來什么好辦法,就先停在共情的那一步,切忌只提要求,不給幫助。遇到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問題.家長要善于學習,多聽一些有益的講座,家長距離自己的青春期已經幾十年了,隨著社會發展的變化,要與時俱進,不斷學習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之道.青春期的孩子身體發生變化,心理發生變化,都是每個人成長必經的過程。我們的青春期教育不是要讓孩子避開這些變化,而是讓孩子們知道哪些變化是正常的,需要注意什么。哪些變化是危險的,如何尋求幫助。
中高考改革背景下,小初銜接關鍵期家長和孩子需要做好哪些準備?首先要重視體育,過程性考試+現場性考試,在中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了。學校每周安排四節體育課,每天有課間操,還會安排有課外活動時間。家長在家也可以帶著孩子養成鍛煉的習慣,比如男生的引體向上(雖然體育中考不是必選,但體質健康測試要測的)和男女生的長跑都是孩子的難點.但同時,也是堅持鍛煉就能有效提高的科目。有人把體育稱為中考中唯一的"開卷”考試,其實,這是鍛煉身體和中考成績的雙贏,另外,和孩子一起進行體育鍛煉可以增進親子關系。我想,對家長來說,培養孩子強健的體魄才是對孩子終身的負責。今年剛參加完中考的育英中學初三畢業生趙品赫同學 ,中考考進了全區前20名.他就是一個非常喜歡讀書孩子.每個假期,除了完成作業,還有自己的讀書計劃,而且讀書范圍大,種類多,一般一個假期能讀十幾本.在學校時,老師也支持他抽空閱讀,經??匆娝植会尵?。很多事情都能有自己的見解和行動力.初二結束時他地理生物都得了滿分,從策略上初三化學和歷史可以不用花太多時間,但是因為對歷史感興趣,發現化學也很有意思,所以并沒有懈怠,上課聽講非常認真。孩子越來越懂事,也越來越自信,形成良性循環.我想,他能取得全區前20名的優異成績和從閱讀中獲得力量是分不開的.如果說體育是鍛煉身體,那么閱讀就是塑造心靈 。讓孩子能“腹有詩書氣自華”。家長要把關孩子的閱讀內容 ,中學生的閱讀內容要有厚度和深度。舉一個西游記的例子,有家長給孩子準備的兒童版就不合適了 。建議孩子上中學后,閱讀名著原著 ,人物傳記 ,優質散文。愛讀書的孩子,有些道理不用家長講了,孩子自己就悟出來了。那么怎么讓孩子愛上閱讀呢 ,首先做一個愛讀書的家長。一方面行為上影響孩子,另一方面讀完后有一個交流過程,也又多了一個教育孩子的機會 。家里處處有書 ,枕頭旁,沙發角,讓孩子隨手就能拿起一本書來閱讀。如果您與孩子的每一個共處時光都浸潤著文化的氣息,而不僅僅是好一頓好吃的那么簡單,我想,您和您的孩子一定會感到物超所值。您有形的付出,能得到無形的收獲。文 | 張潔(北京市育英中學初中數學教研組長,高級教師、北京市骨干教師、北京市紫禁杯優秀班主任、海淀區學科帶頭人)
云鯨靈一站式解決幼小初高教育和規劃問題
高中升學規劃(選科、志愿填報)
個性化定制·成才計劃